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其三》


材料一和材料二叙述了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
2021-09-20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材料   中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见一斑。四川、云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可以大量出口国外。陶瓷业也很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中国的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其周围有造船工场,能够造出载重量大,适合远航的海船。这些优势远大于陆上贸易。而陆上贸易用于安史之乱后出现很大风险。于是海上贸易更加繁荣起来。

——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依据材料,分析唐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
2020-10-1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材料   秦王嬴政显然结束了战国纷争局面,并且对河套的匈奴和南方越的族动兵,这一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到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然成为疆域辽阔的亚洲帝国。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秦的疆域构成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主体,也成为大一统中国王朝的开端。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和如何管辖维系的?秦朝疆域的确定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020-10-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成功,长江水如约来到北京。

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依据图说明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结合所学,说明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020-09-1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零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2020-08-30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南水北调”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项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国家南水北调总体格局中重要一环。近代以来,湖北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列举两例近代以来发生在湖北境内的重大革命事件,并简述其主要意义或地位。
2020-08-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在国家治理观念上有哪些进步性。
2020-07-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为此次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中国战场也被称为东方主战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在抗战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9 . 结合以下图示和所学

(1)总结北宋集权的特点
(2)分析阐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材料中“王制遂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材料二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
2020-05-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