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阅读材料回答:

盛泽镇……去(吴江)县治东南六十里,居民以绸绫为业。明初以村名,嘉靖间始称为市。迄今民齿日繁,绸绫之聚百倍于昔,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冠……。

——沈云《盛湖杂录》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清代税关对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明朝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清初海禁更严。清前期自康熙中期到乾隆中期开放四口通商,其后只许广州一口通商。

——高中教科书《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0-02-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崇文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练习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商鞅方升与统一标准

商鞅方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属于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下面是某位同学整理的相关资料信息。请你围绕“商鞅方升是标准器”这一主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并谈谈你的认识。

类别信息解释认识
器物及其规格该器物制作于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是量器标准器,规定“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为一升。经现代技术测定,商鞅方升容积为202.15毫升。
器物铭文铭文为两次刻印。第一次是在秦孝公时;第二次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复刻的诏书铭文中有:“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统一)之。”
器物使用最初颁发给“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秦统一后,又把它调回检定准确度,补刻诏书后又发给了“临”(今河北邢台临城县东)。方升的使用体现了国家用标准器规范各地的量器。

2020-01-20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19世纪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最初表达。1906年,孙中山在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时解释说:“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建立民国……四、平均地权。”

——摘编自郑大华、张弛《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


(1)分析孙中山倡导“民族复兴”的背景,他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九一八之后,“民族复兴”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文史学家吴其昌强调:我们“这个庞大的民族能不能复兴”,关键是要看“我们的自信力了”。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开篇即明言:“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了《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等讲话。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

——摘编自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复兴”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复兴问题。毛泽东多次从不同角度谈及了民族复兴。他在1948年岁末发表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称建立新中国将“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1949年3月,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9月,他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又提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同月,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俞祖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源流考》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观”。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做了哪些正确探索?
2020-01-2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谱学或称谱牒学,是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一门学问。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盛极一时。“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贾氏、王氏谱学出焉”。到了唐代后期,士、庶界限逐渐淡漠,谱学衰落了。

——摘编自仓修良《试论谱学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谱学在魏晋盛极一时而唐代后期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1917年的《邗江王氏五修族谱》罗列了所有邗江王氏后裔,在此基础上,《邗江王氏六修族谱》于1995年修成,但只刊印了王夫之一脉的繁衍、发展情况。《六修族谱》共分为两部分:一是附录,包括家规家训、人物传记等内容,主要是对王夫之的轶事记载和传诵,以体现族谱特殊的分量和价值。二是世系表,其中包括王夫之祖下各房齿录的子嗣繁衍、配偶、生卒等情况,时间跨度达375年。

——摘编自刘嫱等《<邗江王氏六修族谱>研究》

材料三 中国的族谱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源远流长”的迷信……没有一个姓张的不是黄帝第五子之后,没有一个姓李的不是伯阳(指老子)之后,家家都是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之后,不知古代那些小百姓的后代都到哪里去了?

——胡适《绩溪旺川曹氏族谱序》


(2)依据材料二、三,简析族谱的史料价值。
2020-01-20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辛亥革命的功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

(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

(4)关于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5)关于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1)阅读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秦朝的大一统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7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国家治理方面留下宝贵经验

材料一   


材料二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述其影响。

材料三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指户口册)浸坏……至是(780年),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2)参考材料三,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两税法。

材料四   975年,宋太祖下诏:“向者登科(科举应考人被录取)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阻隔)孤贫之路。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前弊矣。”此后君王都沿用此制度,选拔有才干的贫寒士子充实官员队伍。……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

——摘自唐凯麟主编《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


(3)依据材料四,简述北宋初年在科举考试资格和录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材料五   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ニ十亩…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概括其作用。

材料二 赵翼在《甘二史札记》中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2)概括材料二中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2019-12-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哪位发明家发明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
(2)结合材料说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10 . 1600—1760年的世界

1600—1760年是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准备时期。……与此相反,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这个时期东方各国却已陷入停滞状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问题:
(1)结合史实,指出1600—1760年的欧洲为资本主义大工业作了怎样的准备?
(2)以中国为例,谈谈你对“这个时期东方各国却已陷入停滞状态”的理解。
2019-11-19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