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 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



                      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发展原因。

材料三



(2)依据上图,从布局、功能的角度比较唐宋都城的异同,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四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019-11-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2 . 民族意识和国家治理。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 “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融合与同化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发展演变的趋势,并任选一图简述其运作机制。

材料三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9-11-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A卷)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在中央“设职授官”是何表现?从“秦始置丞相”到“我朝罢相”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哪种基本趋势。
(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用史实说明其革命成果。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2019-10-0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2018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民主的历史,解读以下四段材料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中国对中国的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拒绝支持以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反对政府的政策。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如果曲解理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坷德了。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士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1)材料一中的“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3)综合两段材料,分析“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以及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材料四、进行了近三十年的自强运动,中国在海、陆两方面却落得这种耻辱的失败,使李鸿章面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他辩解说,但靠他的北洋舰队和淮军来对抗日本全国的力量,在国内没有强大背景的支持下,自然无法取胜。尽管如此辩解,李鸿章还是遭到辞职,贬谪,还被削去了象征皇帝特殊恩宠的黄马褂;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根据材料四及其所学知识,为什么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在“未战之前,就胜负已定”?
2019-09-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历史资料中的数字信息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从1896年至1913年,中国的华资纺织工厂仅有16家。1914年至1922年,民族资本所创建的纱厂达49家。面粉工业在一战期间建立的约有100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一跃成为面粉输出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2019-09-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019-09-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附属实验香山分校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国(战国七雄)者,各君其国,各有其土,有余不足,各产其乡,迁其地而弗能为良。战争频,而戈甲旌旄之用繁;赂遗丰,而珠玑象贝之用亟;养游士,务声华,而游宴珍错之味侈。益之以骄奢之主、后宫之饰、狗马雁鹿袨服殊玩之日新,而非其国之所有。于是而贾人者越国度险,罗致以给其所需。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的特点、原因和作用。
2019-09-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九月统练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工业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春天”,试分析其原因。
2019-08-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外交,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从全球视角看国家发展和外交时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王特使马戛尔尼来华,在谒见皇帝的礼仪上被中方要求其像藩属国一样三跪九叩,马戛尔尼表示可以像觐见自己国王那样行礼,这个答复使乾隆断然拒绝接见该使团。后来,马戛尔尼向乾隆施行的礼仪应该就是长跪请安的旗礼形式。

同治十二年,总理衙门与各国公使商定的《觐见礼单》中表明公使的觐见礼仪为五鞠躬。但是此次觐见的礼仪规定被强调是一次清帝因各国需呈递国书而准许的特殊优待礼节,仅是一次特例而已,各国使臣以后不得援引为惯例,再行渎请

1891年,光绪皇帝接见六国公使。据晚清重臣荣庆记载,总理衙门带使臣一员及翻译一员入,两大臣带引于前,自东门入,去帽一鞠躬,十二步二鞠躬,至主位三鞠躬,呈国书。此次的觐见没有再像同治十二年一样进行几个月之久的礼仪交涉,而是作为无需商议的惯例来照行了。

——摘编自韩鼎赢《传统长幼相见礼仪的终结与现代重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清朝时期外国使节觐见礼仪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日期

封面

1950年12月11日

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年5月10日

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年3月6日

封面用汉字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加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

1979年1月1日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形象

1986年1月6日

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96年1月29日

封面人物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

2002年11月18日

封面刊登了姚明身穿NBA休斯敦火箭队战袍的照片,被称为巨人先生

2003年以来

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影视、音乐、体育等各界人物不胜枚举。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的角度 ”对材料进行解读。提示: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3)结合上面材料和图片,试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建树,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019-08-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段、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属之。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结合约法的具体内容,说明其进步意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上图所示内容出版于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海南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3)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019-08-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