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历史考据初探小彬同学在观看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时,看到一名官员与妻子逛街时,挑中了两件玻璃器皿的场景,由此对唐代玻璃器皿产生了兴趣,开始了史料探究。

步骤一   小彬同学在博物馆中看到以下一些出土的玻璃器皿。


步骤二


步骤三   为了进一步地探究这些玻璃器皿的来源,小彬同学又收集到了如下一组材料:(罗马帝国)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琥珀、琉璃。……

——《后汉书.西域传》

蜀宾(今阿富汗),武德二年,遣使贡宝带、金锁、水精盏、颇黎(玻璃)状若酸枣。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

在法门寺出土的琉璃盘上,有些装饰着明显的伊斯兰风格的图案,推测这些蓝色琉璃盘是阿拉伯帝国的产品。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玻璃》


(1)可以从哪些视角对以上唐朝玻璃器皿进行探究?请拟写出两个视角。
示例:从生产工艺技术探究唐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2)小彬同学又找到了一些对玻璃器皿记载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史料的整理和分析,请帮助他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3)根据上述步骤,小彬同学得出了唐朝的玻璃器皿是由域外输入的结论。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你总结出了哪些历史考据的原则?
2024-03-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恒大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表格为清朝前期苏州织造局相关情况。

苏州堂常州堂松江堂
编号铺机数(张)编号铺机数(张)编号铺机数(张)
坎字号14仁字号18金字号29
垦字号24义字号9石字号27
震字号24礼字号10丝字号10
巽字号24智字号8竹字号19
离字号24信字号5匏字号14
坤字号23忠字号12土字号17
良字号10草字号8
乾字号30木字号10
兑字号31

注:以上三堂二十三号有花素机400张,工匠1160名。

康熙二十四年苏州织造局匠役人数表

匠役人数所官总高手高手管工管经纬管圆金管扁金管色绒管段数管花本催科拣绣匠挑花匠倒花匠折段匠结综匠烘焙匠画匠看堂小甲看局小甲防局巡兵花素机匠总计
织染局3112126222616814155612261011701310
总织局311212622261866106812461011601292

苏州织造局机匠、局役月供口粮表

粮局人/粮数机匠人数(名)月给粮(石)局役人数(名)月给粮(石)
总织局116046413271.4
织染局117046814077.2
小计2330932272148.6

——摘编自董粉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术特点分析与思考》

材料二   丁日昌在谈到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时说:“该局制造轮船枪炮,任重道远,无止境也无尽境。凡有西人长技,自宜急为仿效;凡有华人才俊隽,尤宜加意获成。若畏惮烦难,不肯学习,则轮船枪炮尽可购自西人,不必设局糜费,致滋局外之口实矣。”

——摘编自胡滨《论晚清的江南制造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苏州织造局的经营特点,说明苏州织造局为什么没能发展为代企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所在并比较江南制造总局与苏州织造局的不同之处。
2023-10-25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代表性事件
1949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 10月);《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1954年9月)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深圳蛇口港和蛇口工业区开始建设(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1982年11月至12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2012年11月);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史网《新中国七十年大事点读(特别策划)》等整理


表格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代表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任一阶段,提炼其时代主题,并另举史实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16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地区延川县第三乡321户阶级成分表
阶级
土地革命前(1935年1月)
土地革命后(1939年12月)
数目
百分比
数目
百分比
贫农
204
63.7
136
42.6
中农
50
15.6
123
38.2
富农
16
4.9
22
7.0
地主
12
3.8
0
0
工人
3
0.9
7
2.0
小商人
1
0.3
7
2.0
知识分子
0
0
5
1.5

资料来源:杨英杰《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共产党人》第3期
注释:“知识分子”是小学教师。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6-11-2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1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边疆开放开发的典型政策。

时间政策
1984年《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
1988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
1991年《关于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和经济合作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意见》
1992年《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黑河等四个边境城市的通知》
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
199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9年《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纲要(2001—2010)》
2002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8年《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
2015年《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加大边民支持力度促进守边固边的指导意见》
2017年《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
2019年《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摘编自左新锋、陈新建《中国边疆地区开放开发的政策变迁与治理创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边疆开放开发典型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边疆开放开发典型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部分)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篇文章作者(部分)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学者对“历史解释”的不同观点。

序号观点
(1)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强调人们对同一历中现象,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尽相同,千人千语。

——(美)卡尔·贝克《人人都是他白己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

(2)

只有因果性解释可以当做严格意义上的一种解释。因果性解释是历史学家超出简单的事件描述,并且将他的研究与科学规律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的基本程序。

——(波兰)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

(3)

每一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1)分别指出上述学者定义“历史解释”的依据。
(2)请用观点4,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中任选一历史事件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史实充分,解释合理,逻辑严密,分析全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指出:“劳动模范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以其先进的精神体现,教育激励着劳动人民以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奋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路中,形成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下表

时间劳模来源评选标准代表人物
20世纪5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劳动竞赛的“劳动最伟大”的老黄牛形象“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
20世纪60至7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贡献者“掏粪工人”时传祥、“铁人”王进喜
20世纪80至90年代产业工人、农民、企业家、科学家经济贡献和创新创造的“当代愚公”“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

——摘编自王霂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家评选劳动模范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劳动模范评选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墟考古发掘品中有来自长江中游的硬陶瓿、长江下游的原始瓷,以及与草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羊首刀、管銎斧、弓形器等,都体现出商王朝吸纳周边文化的博大胸怀。商文化向外辐射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礼制思想以及生产技术的输出。更重要的物品是大约有16 万片甲骨文的发现。其文字内容涉及祖先庙号、祭祀活动、狩猎征伐、天文历法、气象月相、农事百工、生老病死等。它以实物资料证实中国社会已经全面结束“史前时代”。

——摘编自唐际根《殷墟是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基点》

材料二       下表 河南省出土的古文字文物(部分)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安阳出土的大型牛骨刻辞,记载“王让争(人名)占卜一下,接下来十几天里,有没有什么事发生。果真有事。白天刮了很大的风。月黑风高的夜晚,五个羌人逃跑了”。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殷墟郭家庄出土带有“亚址”二字铭文的青铜礼乐器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新蔡葛陵楚墓出土竹简,记录了战国时期丰富的祭祀对象:楚文王、楚昭王、楚惠王、平夜文君、平夜子西等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山崖边距地表约1.5米深处出土的秦半两钱(秦统一六国后的货币)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南阳东汉建宁四年周世雅墓发掘出土的买地铅券(铅质买地地契)

——摘编自黄剑华《商代甲骨文与殷墟考古发展》、王祁《记(考古图)著录的亚止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殷墟考古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表中文物体现的时代演化特征。
2023-10-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

时间/年金额/亿美元平均增长/%
1949-19661.0-
1967-1978中断-
1979-19837.043.5
1984-1991284.517.4
1992-19971968.132.7

——摘编自朱慧玲《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资在中国大陆引进外资直接投资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材料二   十三年来(1979-1992年)海外华人以及港澳台商在华投资,若与近代华侨在中国大陆投资长达八十七年(1862-1949年)相比,增加140倍;若与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在大陆投资的十七年相比,则增加了180倍。1979-1991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资本构成详见下表:

资本来源构成投资金额/亿美元所占比重/%
外国资本89.5333.30
海外华人(华侨)资本15.005.57
香港、澳门资本139.3251.82
台湾资本25.009.29
合计268.85100.00

——摘编自林金枝《1979-1992年-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现状及其今后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49-1978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1992年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023-09-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