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都在秦朝统一政权管辖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汉朝在西域(汉朝以后对今中国甘肃敦煌以西地区的总称)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各民族,形成了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宽广的国家……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与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此奠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国历史上,“天下”兼具地理意义与文化意义。在秦大一统之后,“天下”的地理意义与“国”的地理意义逐渐重合,而“天下”的文化意义则得以保留,并获得新的发展。“天下”是每个人的自我道德意识,是构成家的组织、国的组织的文化基础。在儒家看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起自我的道德责任。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责任唤醒自我的德行,投身到私人关系中去建设家庭,投身到政治关系中去建设祖国。而在兵荒马乱、国破家亡之际,每个人仍旧需要坚守自我的德行。

——摘编自朱光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家国情怀》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2-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元时期,社会文化重心下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小说集《夷坚志》中出现的一大批儿童人物形象就是当时社会变迁的折射。

形象一:孝敬父母的儿童形象。六岁的宜哥为了母亲不受产乳之苦,虔诚念诵佛道二经,每以清旦,各诵十遍。仰天焚香,输写诚恳,两年之后其母病惠遂绝,该故事彰显了孝道的观念。

形象二:走街串巷的儿童形象。儿童成为流动性的小商贩,他们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卖豆小儿、卖鞋小儿就是现实儿童参与经商的缩影。

形象三:遭遇恶报的儿童形象。一幼女嗜饼,每食时,但取其中有糖及麻者咀之,而弃其图,后震雷击之,堕地死,整个故事宣扬了恶习有报的观念。

摘编自姚海英《宋元社会生活的形象透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小说集《夷坚志》中塑造的一个或多个儿童形象,拟定一个符合宋元时期社会变迁的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鲜明,持论有据,逻辑严密,结论明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朱瑞熙认为从唐代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它经历五代十国、两宋、元代直到明代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共约八百年时间。由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发展变化,到宋代几乎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新面貌。

——摘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唐宋相关史实,围绕“唐宋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多角度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书名不仅凝练了全书内容,也是认识图书内容的重要参考。

作者书名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龚书铎、刘德麟《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李子迟《盛世中国(秦汉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某一著作,阐述作者命名的理由。(要求:理由具体,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地区,此外绝大多数藩镇,虽然也有重兵驻扎, 但它们都是唐王朝控制下的地方政权,不是割据性质的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其动乱多是内部兵乱,不是割据叛乱。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虽然不属于割据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各自不同的地理特点及其与唐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关系,因而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割据形势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最后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格局:举足轻重的中原型藩镇大部分被野心勃勃的朱温吞并;边镇动辄举兵犯阙;东南型藩镇也不再供给唐朝财源,唐朝的灭亡只待时日了。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材料二   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

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1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姓氏,这个姓氏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身份,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在中国,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和演变充满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以国名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赐地,西周初年则实行分封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以乡、亭名为氏如嬴姓秦国的始祖非子的支孙封在邑乡,得邑氏;至六世孙被周禧王封为邑侯,采食解州。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姓林;又如齐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
以官职为姓氏如西周的职官司、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
以技艺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姓氏的起源和演变”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前期发生的重要史事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

戊戌维新运动

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推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宣扬“德先生“赛先生”,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等。
根据材料所列史事,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释符合逻辑。)
2023-03-01更新 | 149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2022年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2年肯定包产到户;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中国梦”;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服役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1年百跟阳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共二十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某一时段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2-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