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永远值得党和人民铭记。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

时期代表人物
19491966选树了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等保家卫国的英雄,王进喜、孟泰、耿长锁、雷锋、焦裕禄、王崇伦等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典型。
197820世纪末道德模范呈“井喷式”增长,除了普通劳动模范,80年代初以来,推出了蒋筑英、周尧和、罗健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模范;步鑫生、关广梅、鲁冠球等一批改革者、企业家的先锋;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树立了大量公众榜样,如张海迪、孔繁森、李向群、中国女排等。

——据柳礼泉,庄勤早《新中国道德模范的历时性演进图景及其当代启示》等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道德模范,为其写一个简要介绍。(要求:表述成文,介绍应包含其所处时代背景、主要的模范事迹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 . 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目标

(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养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06-09更新 | 5304次组卷 | 3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从中国的力量对比来看,我国政府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平。为了使双方作出让步,国民党必须建立自己的议会,这样,中国政府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中国的政府,各党派才能在政府的宪法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些条件一项也未实现。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是无意义的。

——摘编自【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艾奇逊关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认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1949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

年份援助国家(地区)援助方式备注
19491959越南、朝鲜军事、政治援助
19601969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古巴、非洲民族主义国家政治援助为主,辅以经济、技术、军事援助提出“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尊重主权
19701978终止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加大援助第三世界力度政治、经济技术、人员援助援外支出占国家财政比重不超过5%
19792010第三世界、最不发达地区、重债穷国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援外主体多样、加强多边援助,强调互利共赢

——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1949201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洋务运动,学者著述颇丰,叙述角度各有不同,如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夏明方《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马红霞《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这些著述反映了作者时于洋务运动不同角度的解读和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前期某一思想文化事件,自拟一个著述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要求:题目得当,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元朝,全体百姓被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是“国族”,色目人是其主要助手。蒙古人、色目人因从政、驻防、屯田、谪戍、流亡、经商等原因大量涌入内地,与汉族杂居。例如在元朝后期镇江路所辖一司三县,即住有非汉族的外来侨寓人口170余户,其中包括蒙古29户、畏兀儿14户、回回59户、也里可温(指外来的基督教徒)23户、河西(党项)3户,其他地方的情况亦可想见。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受到汉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一些驻军“初至犹以射猎为俗,后渐知耕垦播植如华人”。一部分人渐受汉族礼俗影响,开始遵行守节、丁忧之制。在雅文化层面的儒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入居汉地的蒙古、色目人亦渐受熏染,且不少人研习颇有成就。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元代的民族关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

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个税存在三个系列,即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1994年,将三个系列合并为统一个税。

1999年,自1999年11月1日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个税。

2006年,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增加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规定。

2007年,储蓄存款利息税率,由20%降低为5%。

2008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改为免税项目。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4年,企业、职业年金不缴纳个税。

2018年,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等;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整理自百度资料


从材料中概括出一种有关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简要分析。(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1-17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测)
9 .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正是无数有骨气的中华优秀儿女,在农业、工业、科技、国防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于从困难中奋起的能力,咬紧牙关,保证了中国能够从如此严重的经济困难中走出来,并且向前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事迹

王进喜
(1923-1970)
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王淦昌
(1907-1998)
他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新中国的成立急需核研究方面的人才,王淦昌毫不犹豫放弃了申请诺贝尔奖的机会,毅然回国。1961年,组织希望王淦昌放弃原来的研究方向,改为国家迫切需要的核实用性研究上。王淦昌只说了一句话,我愿意以身许国。此后17年,他化名王京,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当中。多年以后,当亲人和王淦昌说起这段经历,王淦昌只是非常平淡地说,我认为国家的强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追求,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焦裕禄
(1922-1964)
1962年,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当时,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据三位模范人物并结合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的相关史实,自拟题目,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的骄傲”的理解。(三位模范人物可以综合论述;也可以任选其一,结合具体的建设领域进行论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单句子。下表所示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

领域

口号

国共关系

“扩大左派”“反对右派”“国民党统一,反对分裂国民党者”

妇女运动

“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

农民运动

“反对地主压迫”“耕者有其田”

学生运动

“反抗国际帝国主义”“反抗国内军阀”“反抗一切反动教育"“为一切被压迫民众和学生的利益而奋斗”

五卅运动

“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租界”“经济绝交”“为死难同胞报仇”

北伐战争

“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人民、国民政府、国民军,联合起来消灭直奉卖国军阀”“为民众争自由而战”“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武力和民众结合”“城乡政权归人民”

——整理自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


提取材料中两条以上的口号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