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023-01-19更新 | 15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3届湖北咸宁鄂南鄂州高级中学高三11月联考历史卷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元朝设置中书省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D.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2021-06-16更新 | 42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届湖北咸宁市三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
A.管辖边疆地区,维护国家统一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2020-03-01更新 | 619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2019-12-01更新 | 633次组卷 | 34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咸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学家认为,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的思想
B.事权的分割
C.科举制的完善
D.理学的兴起
2019-09-02更新 | 66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咸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B.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确保中央的决策正确
2019-08-19更新 | 438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18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实施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借鉴了斯大林经济体制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9-01-30更新 | 3596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咸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体现在(       )
A.“天下一家”“大一统”B.“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北咸宁市三校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