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2017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是因为
A.中国已是世界发达国家B.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已经主导世界经济D.党领导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 “如何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是近代以来的伟大命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

材料二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

材料三   “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


请回答:
(1)孙中山将材料一的十六字纲领阐述为什么理论?它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后来孙中山又将这一理论发展为什么新理论?
(2)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021-10-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法制走向法治,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二   (某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2)指出材料二文件颁布的直接背景,从政治转型角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材料四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201212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概括材料四的核心思想。请用80年代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史实来印证这一思想。
2021-11-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五四!爱国的血和泪,洒遍亚东大陆地!雄鸡一唱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壮哉此日!壮哉五四!

——《五四爱国纪念歌》(节选)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材料一中“雄鸡一唱”喻指什么事件?“同声击贼”的“贼”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的“新姿态”有哪些?
2021-01-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毛泽东曾为纪念某位新文化运动主将而题诗一首:“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下列选项与该位新文化运动主将有关(     
A.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B.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C.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也不能并存
D.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2021-08-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日,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表演,在群众游行队伍中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位卓越的领导人分别用巨幅画像彩车,展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和他们的卓越思想。他们的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伟人的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以“伟人思想与中国社会进程”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11-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

——摘编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价值新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材料二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动向“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加速战略”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结合中苏80年代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8 . 下图是1922~1927年间,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发文中的纪念对象统计图。这表明共产党人
A.民族统一战线利于抗战的胜利B.舆论宣传是民众觉醒的重要途径
C.中国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历史必然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编自《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根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纪念活动?为什么?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毛泽东说的研究中国共产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2020-11-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关于70 年前的这场战争,表述错误的是(     
A.到这场战争结束,在两极格局的框架下已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B.这场战争是全面冷战阴影下局部热战的典型表现,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C.这场战争的背景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并向中朝边界推进
D.这场战争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020-1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