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新中国的对外援助覆盖了亚洲、非洲、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1950年到1960年6月底,对外经济援助金额达到40.28亿元人民币。1971年,中国签订的各种对外援助协定总额共计74.25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支出比重由上一年的3.5%上升到5.1%。这反映了我国(     
A.综合国力显著提升B.融入经济全球化C.开展全方位外交D.积极改善外交关系
2024-03-12更新 | 351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2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史学》问世。在他看来,“新史学”当务之急,就是要效法“泰西之良史”,以“民统”代替“君统”,以“国史”代替“朝史”,以“民史”代替“君史”。梁启超此举旨在(     
A.否定传统史学的现实价值B.为维新变法失败辩护
C.激发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D.支持清末的立宪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为傅抱石绘画作品《仕女图》,关于该绘画作品叙述正确的是(     


①深得中国民间风情画之精髓②反映了抗战时期文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③可用于研究重庆抗日战争史④“入蜀”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⑤反映了抗战防御阶段中国文人的美学追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2022-11-01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卢作孚推行以北碚为中心的乡村建设,他从实验区的地形、物产的实际出发,从实业入手,进而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他还建立饮水消毒站、运动场、在囤船上创办船夫学校,在染织厂兴办工人学校,为了训练妇女的职业文化素养,举办妇女学校,“由这些具体活动,引起大众管理公共事务的兴趣,以训练大家公里公共事务的方式,以完成地方自治的组织,尤其是进入现代化的经营。”

   ——摘编自周凝华、田海蓝《卢作孚和民生公司》

材料二   鉴于过去的教训,这次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不搞“一刀切”,该种粮的种粮,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该放牧的放牧,该养鱼的养鱼。从1989年开始,“粮食统购价格提高20%,棉花、油料提高15%和25%,生猪平均提高26%。”杂交水稻从湖南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增产20%以上,农村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的长时间的停滞不前变得欣欣向荣。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的思路,分析其乡村建设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农村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2022-10-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李贽讲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发展为“童心”,并认为“童心者,心之初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由此可知,李贽这一思想(     
A.继承了知行合一主张B.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性情
C.宣扬了经世致用思想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1978年到1992年,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第二大突破,从十四大到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第三大突破,是十七大以来,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其中,第二大突破主要是借助了(     
A.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B.经济全球化浪潮之力
C.世界多极化趋势之力D.全球新科技革命成果
2022-10-29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载的公元前2世纪后期以来,儒家以外诸子著作数统计表,该表反映出汉代(       
名称阴阳纵横小说
372110761220915
99336921736861074031141380

A.各家思想流派百舸争流、齐头并进的局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并未施行
C.尊崇儒术背景下诸子思想的流传与发展D.统治者选择性地采纳了尊崇儒学的建议
2022-10-29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时期类型代表作特色
秦汉时期远古神话《燕丹子》幻想方式、叙事方式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以写神仙鬼怪为主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人物的琐阅轶事为主
隋唐时期传奇小说白行简《李娃传》等以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为主
宋元时期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白话小说出现,以平民为对象
明清时期短篇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以白话为主,以市井小民为对象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章回体,白话小说,题材众多

——整理自孙宏哲著《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透析》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划分阶段,并简要阐述。(要求:阶段明确,阐述具体,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孙中山认为:“……穷其本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了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恢复起来。……”“固有的道德……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和平。”孙中山意在(     
A.强调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民族解放B.反对新文化运动对旧道德礼仪的批判
C.主张民族团结以恢复中国固有之地位D.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成败的经验与教训
2022-10-27更新 | 700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37年,清朝先后有10位总督,其中7位旗人,同年任巡抚者20任,其中8位旗人。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占3任,担任巡抚的19人中,清一色全为汉员。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导致中央集权弱化B.两次鸦片战争促使清朝变革固有官职
C.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清朝的权力结构D.满汉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统治集团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