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如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2023-10-13更新 | 340次组卷 | 8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而周人的封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的现象。周人的封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
C.有助于推动文化认同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2023-06-12更新 | 323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中外艺术的交融性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023-06-07更新 | 761次组卷 | 11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1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宜讲“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又发展到宜讲“圣谕十六条”。清廷此举旨在(     
A.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B.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D.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
2023-0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1952年中国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仅为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国家为推进工业化,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持久深远的社会变革,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围绕工业化建立的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部门。在城乡分割体制下,农民没有自由择业权,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土地上,人地矛盾加剧,逐渐形成城乡关系扭曲的二元结构。

——摘编自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近代西方工业化社会的形成,有力地改变了西方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状况和生活结构,使有史以来的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出现一个大的转变。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迁徙,祖祖辈辈从事于农业生产的农民,迅速的转向各种工商业工作,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到来,因此,城市化是近代工业化社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郝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城乡发展出现的变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初期和近代西方城乡关系的变迁对我国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启示。
2022-11-08更新 | 140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许多诫子文书,如曹操《诫子植》、嵇康《家诫》、颜延之《庭诰》等,最典型者当属诸葛亮的《诫子书》。一般的庶族家庭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由此可以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开始形成B.士族文化影响扩大
C.宗法制度社会基础得到巩固D.印刷技术快速发展
2022-10-25更新 | 95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9-14更新 | 1275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这表明我国(     
A.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B.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C.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D.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2-08-23更新 | 736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累财巨万的富豪,越礼僭制便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贫民走投无路,只好聚而为盗或揭竿而起。西汉统治者决定严格礼制,撞过则责,位借则诛。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日:“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其后霍氏诛灭。汉文帝强调:“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考核各级官负时,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果俭。

——摘编自全晰纲《简论汉代抑奢思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最早开始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供应基地东北地区,以劳动竞赛的形式开展,到1950年底全国范围地开始了增产节约运动。在农村推行爱国丰产运动,精耕细作,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商品粮食、工业原料作物、外销物资等等。在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进经营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克服浪费。工人阶级纷纷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的战斗口号,竞相参加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以华北地区为例,全区195211月完成增产节约计划的数字比10月份提高19%.12月又比11月提高25%,使1952年全区增产节约6万亿元的计划,到12月底超额24%胜利完成。

——摘编自郑博、韩永安《论建国初期增产节约社会风尚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抑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