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近代社会流传一首诗:劝世良言梦幻传,全承天命起金田。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这首诗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2 . 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老子之“无为”是“乃不治以治之”,其“无为”不是“枯坐拱手”,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儒道思想的历史价值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D.根植传统探求当下的经世之道
2023-07-16更新 | 557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世家,在江南地区尤为多见。她们否定“内言不出于阃(内室)”的传统观念,开始编选、出版女性诗文总集、选集、别集,并自著诗话、诗评。明清女性文学发展突出反映了(     
A.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B.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发展D.社会转型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并认为不读《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还说读《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在孔子看来,熟读《诗经》可以(       
A.加强道德自律B.丰富文化素养C.推动礼乐复兴D.增进人际和谐
2022-05-08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养蚕绿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该诗反映了
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
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
2022-05-14更新 | 662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唐朝刘禹锡诗曰:“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这首诗描写的是
A.分封制的等级规定B.科举考试后的盛况
C.察举制选才的程序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
7 . 汉文帝时既设诸子专书博士,也设专经博士,鲁人申培、燕人韩婴等被立为专经博士;汉景帝时,齐人辕固生以明《诗》被立为博士,胡毋生以明《公羊春秋》而为博士,伏生弟子张生以治《书》为博士。这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学(       
A.确立了正统地位B.呈现世俗化趋势C.有利于休养生息D.规范了伦理秩序
2022-05-01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测试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墨子·非乐》曾引用商汤时期的诗歌《黄径》曰:“呜呼!舞佯佯(洋洋),黄言孔章(声音洪亮),上帝弗常(保佑),九有(九州)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殃,其家必坏丧。”该诗
A.介绍了儒家思想B.用韵十分考究C.洋溢着浪漫情怀D.蕴含政治劝诫
2022-03-27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测试(十)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
北宋南宋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

材料四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据《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并归纳二者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021-12-04更新 | 100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南北朝晚期、“入北诗人在北方生根,并与北地经世致用、积极上进的士风融会在一起”,但北朝文人以及南朝入北诗人的新的人生精神在南北文风融合的过程中与南方的士风文风分庭抗礼。由此可知,在南北文化融合中
A.“北风南渐”占据主导地位B.南朝文学逐步走向衰落
C.北方文学保持着地区特色D.政府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