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地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蜀志》所说,秦灭六国,“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以致“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秦政权奉行法治,以实行严刑峻法而见称于史。少数民族伤了人,按情节轻重论处,杀人犯了死罪,可以用货、钱赎免。《巴志》记载,“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其意为一户可免交一顷田的租税,虽有十个妻子也不纳口算。

——摘编自《从〈华阳国志〉看秦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材料二   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主要防范诸蒙古部落的叛乱,派驻许多蒙古骑兵团在河南江北行省、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来进行军事控制,而东南是天下财赋重地,行省设置为了搜刮财富进统治者囊中。秦汉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常以大江、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元朝则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元朝以五事“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税平”作为对地方官的考核标准。

——摘编自《元朝行省制度及其渊源略论》

材料三   布达拉宫由吐蕃时的藏王宫殿演化成后世达赖喇嘛驻憩的宫院,不仅继承了吐蕃的建筑传统,而且吸收了佛殿的建筑艺术……一座建筑的艺术感染力,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和组群关系。宫殿寺庙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取法自然,依山舒展,建筑上下错落,前后参差,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艺术上的对比,随处可见,白宫、红宫和金殿、金塔的质感对比,华贵与朴实,细腻与粗拙,人工与自然的对比,强化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愉悦。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2)阅读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有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太宗、康熙帝在加强藏族地区民族团结方面的实践。
2023-10-04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官修史书《资治通鉴》对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时的记载为:“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减书对同年十一月,唐军攻克长安后的情形记载道:“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世民功名日盛,上常有意以代(长子)建成,建成内不自安,乃与元吉协谋,共倾世民,各引树党友”。

——摘编自刘东社《玄武门之变史事发覆》

材料二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自开国时建成即号为皇太子,太宗以功业声望卓越之故;实有夺嫡之图谋,卒酿成武德九无年(626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事件。”“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及其谋士主动发起的一场宫廷夺嫡政变,政变的结果是原太子李建成命丧黄泉,李渊主动逊位,完成政权鼎革,李世民继承大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摘编自李巍《玄武门之变与贞观雅正诗风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北宋《资治通鉴》与现代学者对玄武门之变发生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北宋《资治通鉴》与现代学者对玄武门之变解读不同的因素。
3 . 《魏书》记载:“魏孝文帝,生本北俗。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     
A.说明统治者缺乏坚定地政治立场B.反映了国家文化政策不断变迁
C.标志着儒学再次确立了正统地位D.反映了文化发展格局的多元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根据《新唐书·方镇表》的记载,唐玄宗统治时期设节度使九个,安史之乱后设置节度使的方镇达四十二个, 除了原有的即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等边疆节度使之外,还增设了京畿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十七史商榷》记载,此时的节度使无不兼本州刺史,则权尽归于一家, 而守土之臣几无复有分其任者矣”……《新唐书·兵志》记载“……节度使或父死子据其兵不肯代”……《旧唐书·田承嗣传》记载,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还从十万军队中,选其魁伟强力者万人以自为,谓之衙兵(亲兵、个人武装)。借此对抗中央。

——摘编自高凤林《略谈唐朝的节度使制度》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2)材料二中唐朝在地方上实行怎样的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导致哪些危害?
2022-10-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个外送饮食的酒店伙计形象;《东京梦华录》则记载当时的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抑商政策逐步废除B.城市经济繁荣
C.坊市格局渐趋打破D.自然经济瓦解
2023-01-21更新 | 159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藩属国朝鲜发生了一次政权更替。以下为相关记载。对以下史料的认识,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朝鲜国王李珲为其侄李倧所篡,乃借称彼国王太妃顺臣民之心,以废昏立明。《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四月条
李珲原以前王李昖次子得立,素称仁柔。李倧其亲侄也……在李珲左右用事……入春,因见李珲有疾,遂令心腹陪臣建议将平山节度使李贵教练兵马五百人调赴王京防御,又密约继祖母王大妃于三月
初九日于宫中举火为号,李倧……领兵入宫,绑缚李珲投烈焰中,……李倧遂即王位。
(明)毕自严《石隐园藏稿》
(天启)三年四月,国人废珲而立其侄绫阳君(倧)。(清)《明史》
A.《明熹宗实录》《明史》作为史料,反映了其政治立场
B.《石隐园藏稿》细节描写较多,还原了历史真相
C.《明熹宗实录》成书较早,所以可信度最高
D.清《明史》作为官方正史,其解读最具有权威性
2023-08-30更新 | 50次组卷 | 2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据乾隆时期的《富平县志》记载,当地“市集皆日用常物,无大贾也”,商品种类方面“粟米酒脯菜炭而已(止)”。这反映出该地(     
A.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B.民众生活依赖商帮活动
C.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明显D.抑商政策得到严格执行
8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孟子·膝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该材料反映了()
A.国君直接经营全国土地B.井田制度下的耕作方式
C.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制D.土地兼并现象极其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策》中记载:“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反映的是(     
A.禅让制的完善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