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它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分量。”此评述所涉的会议
A.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B.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
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钱穆评述宋代制度时称“宋代制度,一面是相权衰落,另一面则是中央集权。”下列体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①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②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③设三司掌财政   ④设立“四监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于《诗经》某部分内容,朱熹评述其“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者也。”朱熹所评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诗经》中的
A.《国风》B.《大雅》C.《周颂》D.《九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此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戚继光抗倭
2020-01-17更新 | 390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2020-07-11更新 | 9237次组卷 | 10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