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的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这一解读变化反映出
时期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灸”,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规定“胡后各式公文……自不得堤书尧字”,此后,称为“秦西”与中国并行。

A.以夷变夏是历史趋势B.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C.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D.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转变
2022-04-0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妥协”作为一个词,来自于英语“compromise”,这一词是由前缀“com”加上词根“promise”构成。“com”的含义是“一起”“共同”;而“promise”则表示“承诺”“应允”“约定”。作为名词的“妥协”,是指“通过各方做出让步而达成的一种协议或争端解决的办法,或是通过双方做出让步或调解而使彼此冲突的意见与行为达成一种中间状态”;作为动词的“妥协”,是指“通过相互让步来解决争端,通过接受低于所期望的标准来弱化自己名誉或原则”。

——田春《“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政治妥协的理论解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在1958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陈毅说:“有了原子弹,我这个外交部部长在国际讲台上说话,腰杆子硬!”张爱萍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研制原子弹有助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B.研制原子弹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D.原子弹爆炸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2-06-10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以招。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