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的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这一解读变化反映出
时期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灸”,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规定“胡后各式公文……自不得堤书尧字”,此后,称为“秦西”与中国并行。

A.以夷变夏是历史趋势B.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C.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D.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转变
2022-04-0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至战国末年诸雄已经将领土从东北拓展至朝鲜半岛北部,北面抵达阴山一带,西面至甘肃境内,南至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目睹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的相结合B.分封制加速瓦解和集权趋势日益加强
C.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D.分封制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集权控制
2022-09-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聚道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四月,孝文帝“始制五等公服”,八月,“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十一年正月,“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还通过圆丘祭天、方泽祭地、辟雍兴教化等方式倡导儒家礼仪建筑。孝文帝此举
A.弱化了鲜卑贵族的地位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B.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
C.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D.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
2020-06-02更新 | 376次组卷 | 28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一百四十八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由此现象可以推断(  )
A.周王朝民族融合不断加强B.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
C.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D.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
6 . 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扩大会议,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土地革命纲领,主张没收大地主、官僚、寺院、军阀土地,交给农民;后又提出“减轻百分之二十五地租”“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触动小地主和军人的土地”等主张,认为“农会政权的斗争和土地革命必需革命的武装才能保障其胜利”。这一变化(     
A.顺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B.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C.助长了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错误D.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7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6988次组卷 | 89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国内流行话题的变化。中国国内流行话题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B.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C.中华民国的除旧布新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军事当局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共设立10个战区,同时增设了苏鲁战区、冀察战区为游击战区,并提出要用整个国民党军中的约三分之一的部队开展游击战争。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军因形势变化调整方针策略B.国民党希望分化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C.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国民党意识到游击战的决定性作用
2022-06-10更新 | 609次组卷 | 1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公、私成分的比较表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B.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022-04-1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