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东汉永和五年与南朝宋末南方部分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庄园经济迅速发展B.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C.生产技术革新缓慢D.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2 . 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沿海各省清军不敷调用,清政府从内地各省抽调兵丁5.1万人增援沿海,下表所示为部分省区的抽调兵力数据。据此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是(     
A.军队战斗力低下B.军事体制的落后
C.军队增援不及时D.清政府兵力不足
3 .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时期措施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A.东北B.台湾C.西藏D.新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同治理

蒙古族地区

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提倡民族自治B.注重因地制宜C.强化军事管理D.重海疆轻边疆
2022-12-12更新 | 328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唐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城市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制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表)。

唐坊市制宋街市制
城市空间形态封闭开放
坊与市的关系坊、市严格分离商、住逐渐融合
市的经营特点封闭独立,官设官管自由设市,无官员监督
市的经营时间白天规定时间经营出现夜市
市的经营业态200余种400余种
街道的功能交通交通、市民生活场所
肆的临街面特点无侵街装饰物伞棚、招幌、权子、彩楼欢门等装饰物出现

材料二   郑樵在总结唐宋之际婚姻观念的历史变迁时说,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宋代门阀世族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等社会现象在宋代普遍出现,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宋代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族、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婚姻观的不同,并分别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B

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C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青铜农具在夏朝已经得到普及

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解决了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

A.AB.BC.CD.D
2022-10-15更新 | 415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了探索。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
B.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统一战线组织
2022-10-14更新 | 57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墓葬壁画的“六畜”图像统计。这表明(     

序号

所属墓葬

资料来源

1

5

3

3

1

2

0

嘉峪关新城M1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7-98页

2

17

18

2

3

2

1

嘉峪关新城M3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99-102页

3

6

12

3

1

2

2

嘉峪关新城M4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第103-104页

A.铁犁牛耕技术尚未出现B.农户收入完全依赖家庭副业
C.田庄经济取得长足进步D.边疆地区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9 . 下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     
类型自然灾害饥荒兵祸
三国时期26
西晋时期7103
东晋时期658
南北朝时期171012
总计322529

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荡B.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
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
10 . 下表所示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
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说明国民经济取得根本好转B.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