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本纪》共十二篇,迄至秦朝分设了五帝、臭、殷、周、秦本纪以及秦始皇本纪共六篇。对于《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之置,后世有学者批评司马迁“自乱其例”,更多的则认为它体现了史家的“卓越见识”。司马迁的这一历史书写,重在(     
A.理清王朝更替的世系B.凸显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C.阐述成王败寇的道理D.探寻秦亡汉兴的历史缘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这一过程体现了(     
伯(排行)→伯(获得官职)→伯(爵称)
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D.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主
2023-11-06更新 | 420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仁宗年间曾发布诏令:“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入抑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此诏令说明(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了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束缚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使门第观念淡化D.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2023-10-21更新 | 5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前,丝的出口每年最多只有一万多包,一般只有几千包,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增加到二万二千包;战前茶叶出口每年大约五千万磅,而道光二十六年超过八千万磅。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对外贸易格局发生改变B.丝茶的市场依存度加深
C.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出现D.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5 . 据1801年张鉴等人所著的《雷塘庵主弟子记》记载,“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苞芦、靛青、番薯诸物,以致流民日聚,棚厂满山相望。”据此可知(     
A.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B.引种美洲作物导致生态恶化
C.农作物商品化趋势成为主流D.农业技术突破推动荒地开垦
6 . 商鞅认为:“凡用兵,胜有三等:若兵未起则错(施行)法,错法而俗成,而用具。此三者必行于境内,而后兵可出也。”其意在(     
A.强调法令制度的重要性B.倡导“尚武”的社会风气
C.借助武力巩固专制统治D.阐释实现国家统一的法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的口号。可是1861年在太平天国占领区内,有地方政府发布告示招徕流亡地主回乡收租,并“令各乡官设局照料”。政策的变化表明太平天国(     
A.借助传统政策维护自身统治B.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C.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财政危机D.蜕化为地主阶级政权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2023-09-15更新 | 3483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3-09-15更新 | 3462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21年8月,上海烟草工人会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成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随后,上海印刷工人会、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上海邮务友谊会先后成立。1921年下半年,各地广大工人群众开展多次罢工斗争。这反映当时(       
A.党的中心任务确立B.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