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宋初,由皇帝直接颁布并不经过中书门下审议的“内降”诏令较少,仁宗、神宗时期“内降”激增。徽宗明诏,“中外官司辄敢申明冲改御笔处分者,以大不恭(十恶罪之一)论”,有司“但奉行御笔而已”。这(     
A.体现了二府三司体制的崩溃B.埋下了北宋覆亡的隐患
C.克服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D.表明了相权结构的调整
2 . 如图所示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A.1984年,沿海城市的开放大大刺激了外贸的活力
B.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带来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改变了我国的“入超”地位
D.1991年,国际格局变动造成“中国制造”出口受阻
2023-1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前81年)盐铁政策辩论双方主张(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今废道德而任兵革……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选择辩论双方其中一方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概括其核心主张及理由)。
2023-1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书法艺术中,草书以其狂放不羁的特点独具审美价值。如图属于该书体的是(     
A.AB.BC.CD.D
2023-11-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65月,李大钊指出,“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19178月,毛泽东指出,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1921年初,周恩来也指出:“吾人初旅欧土,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方知昔日之理想乃等诸梦呓”。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发言人”,设置了“读者信箱”栏目,希望读者踊跃投稿,“不吝批评指教”。周恩来指出,“‘玉不琢,不成器’。我们决不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重视全民族抗战的动员B.发扬自我批评传统
C.回击国民党的反共宣传D.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2023-11-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如表可知,近代仁人志士认为制度变革的最初使命是(     
人物著作、报刊观点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者?”
梁启超《立宪法议》“中国究竞必与地球文明国同归于立宪,无可疑也。”
张謇《张謇存稿》“(宪法)亦以为非此不可救亡也。”

《东方杂志》“故其国,君民合德,上下一心,国乌得而不富强。

《大公报》“而横览全球,凡称富强之国,非立宪,即共和。
A.依法治国B.完善法制体系C.立宪强国D.实行民主共和
2023-1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9 . 南朝时期,钱币的使用范围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则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政局混乱的加剧C.赋税制度的改革D.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3-1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月令”是华夏先民对自然长期观察和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西汉《四时月令诏条》中有“禁止伐木”“毋杀孩虫”“毋麑(幼兽)”“毋卵”“毋焚山林”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法B.佛教思想的影响
C.用养结合的生态观念D.尊崇儒术的践行
2023-1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