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资产多寡缴纳户税,按田亩多少缴纳地税,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国家财政收入明显增加。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新法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大商人必须纳税抑制了土地兼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财产转为人丁
2023-10-04更新 | 152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修建的驿道东到朝鲜,西连中亚、欧洲,南连越南等地。朝廷在驿道上的重要节点设置驿站,驿站负责给来往使臣和政府官员配备马、牛、舟、轿等交通工具,并提供住宿,战时还担负运输军队军需补给的任务。据此可知,驿传制度的设立(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开启了中外交流
C.加强了对全国的军事控制D.开发了边疆地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由于统治者和社会经济(医药、染色、制瓷、调味等行业)对香料等货物的需要日益增加、国际贸易使宋王朝获巨额收入、陆上通道阻塞和造船业技术发展,宋政府一直重视发展海上贸易。宋太祖开宝四年(963年)在广州设立市舶司,后又先后设置了杭州、明州、泉州等八个市舶司,对商舶货物进行抽解和征税等。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英宗治平(1064-1067年)时,年收入为63万贯,宋高宗绍兴(11311161年)初,年收入增至200万贯,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海外贸易的进口货物以香料、药材为大宗,出口货物以瓷器、丝织品为主,这条海上通道可称为“陶瓷之路”。

——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北宋之初,宋太祖鉴于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的教训,认识到了藩镇割据的危害性,对节度使“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逐步收回了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直接统辖州、府、军、监。这样,宋初的政府层级体制实际上又变成了州县二级制。但由于州、府、军、监数量过多,中央政府管理幅度太大,需要对管理层次进行调整,于是又在州、府之上增设转运使提刑按察使、安抚使和提举常平使,这些“使”的管辖区域也称为“路”。当然,宋朝设立的“路”并不是一级行政区,而是中央在地方的派出机构。各路官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对皇帝负责,彼此互不统属。各种“使”只是在财政、刑罚、监察、仓储等方面分别履行某种单一职能,他们所管辖的“路”在区域划分上也并非彼此一致。故宋代的路只是介乎行政区域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安排,而不能作为一级完整的实体政府切实地控制一个地方。从权力的分配来讲,可以把宋代的这种“条块结合”的政府层级体制称为二级半制或虚三级制。

——摘编自《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管理措施所带来的影响。
4 . 汉武帝扩充乐府机构的规模,乐府的任务包括搜集民歌、制作歌词、重视采纳民间和西域的“新声变曲”等。乐府在采风时十分注意搜集反映民意的诗歌,并根据这些诗歌对地方官员的执政情况和为官品行来进行评判。这(     
A.折射出政治的民主化B.缘于王国问题的解决
C.有助于国家吏治建设D.维持了地方社会安定
5 . 唐代时,各国使者、教派所带来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时唐朝的律令制度、汉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东亚乃至东南亚,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大食(阿拉伯)、拂林(今东地中海一带)等地。这表明唐朝(     
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B.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C.政治制度优越先进D.包容开放影响世界
2023-09-23更新 | 1296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 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 ‘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这说明唐朝初年实行(     
A.远交近攻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
C.开明民族政策D.重文轻武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以前,奴婢如同主人家的牛、羊,是可以任意打骂和买卖的。宋代奴婢与主人是雇佣关系,双方签订雇佣契约,一旦所约定的期限到了,奴婢又恢复了自由身。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社会成员地位平等B.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C.奴婢政治地位上升D.已经出现手工工场
8 . 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B.理学思想渗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2023-09-12更新 | 632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明)宋濂等《元史·志第四十一》

史料二   元朝行省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

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元朝行省的主要职能,并概括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2)根据史料二,分析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并分析其意图。
10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