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是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据图推断,这是(  )

A.西汉B.东汉C.东晋D.唐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投壶盛行,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和矢(如图2)。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 “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司马光则认为:   “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宋代投壶(  )

A.是崇文抑武政策的异化B.被赋予了一定教化意义
C.丰富了市民阶层的生活D.反映了民族交流的加强
2024-05-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3 . [《时务报》与《民报》]

材料一   1896年1月,上海强学会遭封禁后,黄遵宪愤学会之停散,谋再振之,亦以报馆为倡始。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正式创刊,梁启超任主笔,设有论说恭录谕旨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栏目。黄遵宪非常自信地向友人表示:吾辈事期必成,非阻力所能阻。直到1898年8月停刊,《时务报》共出版了69册。

开创《时务报》的资金来源,在张之洞名下的占半数以上。开办之后,张之洞又下令按时拨款。并称誉《时务报》 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妙,拜以此札伤治下各州县购读,同时要求报馆向文武大小各衙门乃至各局各书院各学堂按期足数寄发。他将仿札登载在《时务报》上,公开表明支持态度。紧踵其后,便有数省官员起而效尤,纷纷通札各属及书院诸生悉行阅看,或令自行购买,或由善后局拨款购送

——摘编自黄升任《黄遵宪与<时务报>》和陈长年《从<时务报>看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等人就着手创办自己的机关报,曾决定将正在刊行的由宋教仁创办的第2期《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其机关报。但由于该刊第2期中有一篇抨击日本侵华野心的文章,杂志被日本内务省下令押收。同盟会便决定停刊,别起报名,另行出版。1905年11月《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到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至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了26期。在前后5年时间里,有一套自己的经营方式:首先是依靠社会捐款和同盟会拨给经费出版。其次,《民报》创刊之初,发行工作靠同盟会员的革命热情去义务完成。此外,《民报》创办初期并不重视广告业务。

——摘编自王业兴《<民报>的创办与20世纪初年的社会思潮》

(1)根据材料比较《时务报》与《民报》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分析《民报》与前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时务报》和《民报》的共同影响。   
2024-05-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开放态度是: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这一做法(  )
A.体现了新中国务实的外交理念B.得益于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
C.意在广泛争取第三世界的支持D.说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2024-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共中央在某一文件中宣告: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文件起草于(  )
A.广州B.延安C.重庆D.北平
2024-05-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学者对《新青年》杂志的统计,1919年之前, “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4次;1919年,“社会主义”的使用次数激增至 104次; 1921—1922年间高达 685次。这一变化发生的主要动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中共“一大”的召开
2024-05-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40年后,时人有诗描述长江三角洲的村镇: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说明当时长江三角洲(  )
A.农村经济濒临破产B.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
C.农产品开始商品化D.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8 . 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在介绍国家时,从离中国较近、与中国接触较多的安南(今越南)开始,由近及远,由东向西地介绍暹罗(今泰国)、缅甸、印度等亚洲国家,而英国、俄国被放在20位之后。这种编译顺序(  )
A.属于外交近代化的表现B.客观地呈现了世界版图的轮廓
C.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认知D.利于“师夷长技”理念的实践
2024-05-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了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大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该观点意在说明,均田制的实行(  )
A.推动了选官制度转型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D.增加了财政收入
2024-05-0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启的继位,   《史记·夏本纪》写道: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继位出现的不同说法(  )
A.体现后世对禅让制的认可B.说明了世袭制确立过程的曲折
C.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D.相互印证助推历史真相的获取
2024-05-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