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下表展现了近代《妇女时报》自创办起三年报道内容倾向的变化。据表格内容推断,这三年是(     
第一年顺应兴女学、废缠足风气,关注年轻女性的身心和职业发展,向家庭主妇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第二年以谨慎的言词谈及女子参政,如《妇女与革命》,并介绍大量西方女性名人和事迹,如《美国妇女之选举权》等等。
第三年多刊发有关妇女道德的文章,劝诫女性收敛,重新关注家政和家庭,多讲为母之道,当重妇德。
A.1887、1898、1899年B.1911、1912、1913年
C.1914、1915、1916年D.1918、1919、1920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宋史研究涉及到的部分文献史料

《宋会要辑稿》政书类,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记载了宋朝的典章制度。
《东都事略》南宋孝宗时王称撰写,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九朝的历史,附录八卷,包括辽国二卷,金国二卷,西夏二卷,西蕃、交趾各一卷。
《涑水记闻》司马光撰写的语录体笔记,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的军政大事、朝典政章。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情景。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会集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
《朱子语类》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理宗时黎靖德以类编排。
《象山集》收录陆九渊往来书信及短篇杂著等,由其子陆持之编成。
从表格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说明选题的意义和史料选择的理由。

3 . 材料一

条约名称条约内容(节选)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向来洋药(即鸦片)……例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1.请将条约名称和与之相关的战争填入表格。(填字母)
A.《辛丑条约》             B.《天津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E.鸦片战争                    F.第二次鸦片战争             G.甲午战争                    H.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二

材料核心思想政治运动
“以中国之纲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2.请将上述材料体现的核心思想及其引领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分别填入表格。(填字母)
A.新文化运动                    B.洋务新政                    C.三民主义                    D.戊戌变法
E.维新思想                           F.民主和科学              G.辛亥革命                    H.中体西用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如何看待“条约体系”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24-06-1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数据可以客观公正的说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这是抹不去的历史记载,也是不可忘记的轰炸记忆(下列表格数据来源于“重庆大轰炸遗址展史馆”)。对这一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1938年—1943年日机轰炸数据
年限日机批数日机架数投炸弹枚数投燃烧弹枚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摧毁房屋栋数摧毁房屋间数
1938111591503723
19395980917864274437497948274012
194019147248190136342325411695522192
19411653218500587524552441566810876
194215000000
194310248126252118099
A.日军轰炸目的是打击敌后战场的抗战信心
B.1938—1941年日军轰炸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C.1942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轰炸次数迅速下降
D.这一数据资料是日军反人道罪的有力证明
2024-05-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抗争。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文化向中国传入的过程。西学东渐的内容依时代主题变换而变换。

(1)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涂答题卡)
主题与思想:A民主与科学B三民主义C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A李鸿章B林则徐C李大钊D康有为
主题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了解世界开眼看世界④、徐继畬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奕䜣、⑤张之洞等
救亡图存进化论等维新思想⑥、谭嗣同等
民主革命孙中山等
科学启蒙③、马克思主义陈独秀、胡适、鲁迅、⑦等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涂答题卡)。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3)洋务运动是一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未能真正挽救中国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制度D.西方列强的破坏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人们提出的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年内容的图片是:(     
A.B.
C.D.

(5)想要了解洋务运动时期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     
A.开平煤矿B.湖北织布官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

(6)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维新变法

(7)陈独秀曾撰文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     
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
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
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8)下面是对近代某一时期的知识归纳,该内容主题应是(     
维新思潮的涌动
反洋教斗争逐渐展开
反清武装斗争风起云涌
晚清的自救运动
A.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B.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C.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D.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9)《中华文明史》指出: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宣传了“师夷长技”的主张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2024-04-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年份

口数

出处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约2900万《隋书·李德林传》等
609年(杨帝大业五年)约4600万

《隋书·地理志》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约3700万

《通典·食货》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约5300万

《通典·食货》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约1700万

《通典·食货》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约1600万

《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024-06-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依据史料统计出的明朝中后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此时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对以下文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年)1571—15751576—15801581—15851586—15901591—1595
平均每年输入中国白银(单位千克)41048124050187591202453218506
①表格数据反映的是史实,学者观点属于历史解释
②学者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体现出“全球史”的视野
③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白银输入迅速增长,表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近代思想的转变

1923年,梁启超应邀为《申报》建馆五十周年撰文。

材料一   这五十年间……读书人的脑筋却变迁得真厉害。记得光绪二年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起来了……到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

材料二   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但这一期内,思想界受的影响很少,其中最可纪念的,是制造局里头译出几部科学书。……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他们的政治运动, 是完全失败,只剩下前文说的废科举那件事,算是成功了。……第三期新运动的种子,也可以说是从这一期播殖下来,这一期学问上最有价值的出品,要推严复翻译的几部书……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梁启超文集》

1.(1)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西学东渐
主题核心思想代表人物
了解世界______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
______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奕䜣、李鸿章、张之洞等
救亡图存进化论等维新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等
民主革命______孙中山等
科学启蒙_____、马克思主义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

2.(2)据材料一,概括“读书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
3.(3)结合所学,概述第二期中为改变“制度不足”进行的探索。
4.(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近代国人思想的转变。
2024-03-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
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学、算学等武则天时,初创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地域排名录取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取一个有关科举制度的论点,并对论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