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周易·系辞》中记载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些记载可用来说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     
A.农业生产得到一定发展B.生产技术实现突破
C.社会生产出现细致分工D.重农思想已经萌生
2 . 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
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2023-01-13更新 | 670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     
A.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
2022-12-16更新 | 919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社会的解体B.人性的退化C.国家的建立D.私有制的产生
2022-10-20更新 | 246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6 . 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夏朝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夏朝开始于
A.公元前20世纪初期B.公元前20世纪末期
C.公元前21世纪初期D.公元前21世纪末期
2021-09-18更新 | 240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最早关于大禹德治的文献记录出自于西周礼器遂公盨的铭文。铭文中前后6处出现“德”,如要求民众要重视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百姓,百姓才能“好其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表明
A.夏朝开始创建了德政理念B.德治观念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C.敬天法祖是德治核心内容D.顾念百姓是为政以德的根本
8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
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
2020-12-05更新 | 1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比《战国策》更可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