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如图是距今4800—4700年的北方龙山文化时期石头城分布图。这些城址的发现印证了(     
   
A.中国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B.邦国林立的国家初始形态
C.早期中华文明的区域联合D.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特征
2023-07-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城遗址平面图。它反映出(     

A.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C.国家初始形态的具备D.手工业技艺已经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长江上游距今4500年前的宝墩遗址,考古人员已经发现了高等级建筑群和基本合围的夯筑城墙。长江中游有数十座之多,其中石家河城址面积达120平方千米,如果加上区域内和周边的城址、聚落,总面积超过200平方千米。长江下游的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其外围水利系统由11道坝体、山体和溢洪道组成,是世界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由此可以论证(     
A.中华早期文明的萌发B.聚族而居的生活状态
C.农耕经济的发展程度D.阶级分化的发展状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安徽凌家滩文化和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前者最大的墓葬中随葬了与红山文化器型相似的玉人(如图1、图2)、玉龟、玉猪、玉鹰等,后者的墓葬中发现了与凌家滩风格相近的玉璜、玉钺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B.两地先民以采集渔猎为生
C.中原文化辐射到周边地区D.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
5 . 良渚时期治玉的工艺,有切割、打样、钻孔等多道工序,而凌家滩出土的玉器更让人匪夷所思,如出土玉芯的直径仅有0.05毫米,则管钻的直径比人的毛发还细。这表明当时(     
A.玉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B.治玉技术已领先世界
C.技艺与审美观相互结合D.区域间文化联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学极大地延伸了中国的历史轴线。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学家出土了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晚期特点的陶鬻、陶盂等陶制品,还有最早出现于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以及与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出土物相同的双翼形玉饰。这说明(     
A.部落联盟战争频仍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国家机构形态完整D.阶级分化开始出现
7 . 距今4300年左右,由于洪水频发,稻田沦为沼泽,盛极一时的良渚文化衰落。与之相对应的是,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多样的地形条件和粟黍稻豆等构成的农作物种植系统,使该区域的文明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此可知(     
A.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文明史B.食物生产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C.物种多样与否左右文明演进D.中华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特征
2023-06-27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117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石器早、中期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私人”用品,而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则出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形制,随葬品数量不等,甚至出现象牙和玉料等彰显墓主人身份的物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礼制观念萌发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国家形态初具D.血缘氏族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湖南省华容县七星墩遗址被确定为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据考古专家介绍,“盆形鼎”上的“丌”形文字距今约 4600 年,由此开始,文字的发展由最早的图案正式跨入横竖笔划发展时期。据此可知,七星墩遗址(     
A.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风貌B.形成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规范
C.证明我国已正式进入文明时代D.显示出长江流域文明起源较早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