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商朝时期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但周朝分封的诸侯则大多数是同姓子弟,并且多被分封到重要的地区。这说明西周(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开始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C.形成了封建官僚等级制度D.强化了天子的专制权力
2 . 何兹全在《中国文化六讲》中认为,夏、商时期的王就已是周围部落方国的共主,但各方国仍是独立的邦国,而周时多了一个分封,从而向统一走近一步。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实行(     
A.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促进了国家统一的实现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D.消灭了部落方国的存在
3 . 西周时期,诸侯国实行“一国三卿”制,“大国(公侯之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伯国)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子、男之国)一卿命于天子,二卿命于其君”。这表明西周时期(     
A.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B.周王注重对地方的控制
C.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D.官僚政治等级秩序森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81次组卷 | 25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在西周分封制下,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天子不仅有着授民授疆土以及论功赏赐诸侯的职分,而且还利用“互惠原则”以“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换取诸侯们的绝对忠诚,从而更好地完成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这反映了西周(     
A.宗法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B.国家治理的集权特色凸显
C.利用利益分配来维系王室统治D.政治统治基础的不断扩大
7 . 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
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
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
8 . 西周末年至春秋时代,楚不贡苞茅,鲁不入贡赋,秦晋陈兵河上,延不勤王。郑人执王使伯服,晋人围郑,祝冉射王中肩。这反映出
A.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周王丧失天下大宗地位
C.传统政治体制全面崩溃D.诸侯之间争霸战争频繁
9 .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把力量较为强大的贵族,如尚父、召公、周公等派往战略要地。后来,又鉴于商代后裔五庚叛乱的教训,进一步分封自己的同姓和亲戚为诸侯。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集权管理B.体现了君统和宗统的结合
C.说明西周社会长期不稳定D.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反叛
10 . “武王灭商后,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建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以姬姓周室宗族体系为主干框架而融合诸族的华夏国家社会。”材料意在说明周王朝
A.是单一民族国家B.有一定的统一性C.实行土地国有制D.形成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