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

三皇

时代较早,_____色彩浓重

华夏始祖

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禅让制

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

万邦时代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史称“_____”时代,有些邦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国家产生

背景

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首领

产生

约公元前2070年,___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统治

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022-09-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时代
①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②炎黄联盟:____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____
③禅让制: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对舜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____”。
④“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____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这一时期,____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夏朝
①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____。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___代替了禅让制。
②夏朝的统治
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____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2022-09-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2022-09-05更新 | 73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许宏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时闭式结构、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等要素,体现了建中立极、王权至上的政治思想”。据此可推知该文化遗址(     
A.使夏代历史成为信史B.标志部落国家初步建立
C.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表明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2022-09-02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纲要上-高中历史统编版新课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夏代之前的东方地区,尚未出现夷的称呼。在提到东方部族之时,多数是具体地指称人名(也可以看作是部族),如太昊、少昊、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但《竹书纪年》多次提到夏王朝与东方的关系,他们把东方部族称为各种夷,如方夷、于夷、玄夷、白夷、黄夷、畎夷、风夷、赤夷、阳夷等,统称九夷。据此可知(     
A.方国联盟致国家分裂B.民族融合成必然趋势
C.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D.自夏始已有华夷观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在尧、舜时期,还保存有类似部落联盟议事会的形式,共同讨论生产、战争和继承人等重大问题。开始,议事会的首领往往由两个具有平等权力的人担任。传说最初是尧与他的哥哥挚为首领;挚死后,大家推举舜与尧共同执掌;尧死后,由禹与舜共同执掌;舜死后,由伯益与禹共同执掌等。

——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材料二   夏王朝在信奉“天命”的同时,强调“德治”。这个“德”包括君臣的品德和安民思想在内,含有氏族社会的传统。……夏王朝与尧、舜时代一样,有浓厚的敬天思想,包括敬神和敬祖在内。这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只是更具政治色彩,把政权与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自己执行的统治权力,是实施上天和神灵的意志。

——黄崇岳:《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皇五帝”时期的政治概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王朝统治的特点,指出其成因。
2022-08-3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7 . 二里头都城遗址呈现以高耸而威严的宫殿区为中心的建筑布局,其中的四阿重屋式宫殿,是夏王和他的大臣们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夏王朝国家机器中枢,国家重大政治决策,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一布局意在彰显(     
A.王位血缘世袭B.王权至高无上C.与民共治思想D.王权神秘色彩
8 . “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而夏、商、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导致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是(     
A.都城建设制度凸显阶级色彩B.夏朝中央开始分类设置职官
C.“私天下”取代“公天下”D.地方管理制度呈现松散特征
9 . 古人所称的帝就是现在人所称的神。《国语》关于“五帝”如此歌颂:“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这说明能被后世尊称为“帝”主要取决于部落联盟首领的(     
A.能力B.出身C.强权D.功德
10 . 政权更替

(3)西周
①建立:___________年,武王建周,建都____________。
②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灭亡:公元前841年,“___________________”后,西周衰落。公元前771年,____________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分封制
目的
分封对象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对下属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诸侯国同姓亲族:                                             功臣:            殷商降族:
影响积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遗存影响: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性质把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与__________互为表里。
核心
特点
影响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②宗法制促使“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③“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宗法制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例如:重男轻女观念、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等。

2022-08-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