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即黄帝,轩辕采取了“修德振兵”“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
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
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
2022-04-01更新 | 945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早期国家的形成
3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国家取代了部落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部落取代了氏族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5 . 史学家认为:禹治水时将各部落征调劳动人手治水的公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分散的公权力变成了集中的公权力,当禹用这一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时候,国家政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开始用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产生B.王位世袭制的创立
C.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完善D.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
6 . 《礼记・礼运》记残:“大道之行也,状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
A.禅让制和分封制B.禅让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世袭制D.禅让制和世袭制
7 . 商朝王位继承先由兄终弟及,后向嫡长子继承制转变。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贤,如文王以武王发为储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长转变,如成王的继位与即政。这些转变有助于
A.政治统治稳定有序B.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C.维护君主专制制度D.儒学的齐家平天下
8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学者认为,“龙”的形象是蛇身、鹿角、马毛、鬛尾、狗爪、鱼鳞等的结合,这些动物本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图腾。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各部落的图腾崇拜对象极为广泛B.龙的形象是由各部落的图腾构成的
C.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D.华夏族的形成是各氏族、部落不断融合的结果
9 . 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A.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特征B.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中华文明是多元融合的产物D.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2020-12-13更新 | 6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