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A.受禅让制的影响B.开始实行察举制
C.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 《史记》记载: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普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表明
A.禹实行独裁专制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王权已出现雏形D.禹对地方直接控制
2020-05-25更新 | 52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C.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比《战国策》更可信
5 . 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
A.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扇离析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C.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D.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6 .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氏族公社社会现状
B.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7 . 《史记》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从该材料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A.禅让制未被突破B.禹将天子位传启
C.王位世袭制开始D.禹将王位禅让启
8 .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C.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9 . 据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传统文明成果被破坏B.氏族部落制彻底瓦解C.禅让传统遭到破坏D.首个封建王朝建立
2019-11-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柳城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2019-09-01更新 | 86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