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1 . 良渚文化是浙江钱塘江流域重要的古文明,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其遗存丰富,并且出现了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拥有的玉琮、玉璧等礼器。有的玉琮上还刻有数组象征威武的兽面纹饰。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和手工业实现分离B.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C.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D.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道路
2023-01-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侧陶寺中期城址平面图可以佐证陶寺文化时期(     

①城市出现功能区划②社会阶级分化显现
③奴隶制国家已形成④都城轴线观念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大地上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1万多处。有一处遗存展现了一个距今约7000至5000年间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它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4 . 大汶口遗址第一次发掘的93座墓葬中,随葬品超过30件的有9座,其中有一座墓葬随葬110件器物,而其他大部分则是在10件以下。这种差异反映了当时(     
A.人类逐渐由迁徙到定居B.社会等级分化较为明显
C.中国已经进入阶级社会D.人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某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考古发掘的窖穴和彩绘陶罐里,发现了大量只剩下皮壳的粟。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     
A.仰韶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东滕州岗上遗址(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属大汶口文化中期)新发现的墓葬中,最高等级的男性贵族墓葬普遍随葬一大一小两把玉钺(象征权力的瑞器),还有作为 “人殉”的人骨架。材料表明,当时(     
A.玉器制造水平较高B.阶级社会即将来临
C.墓葬规模大小不一D.私有制已普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考古发掘,姜寨聚落总体布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个部分(如图)。居住区位于中央,居住区内的房屋规划整齐,环壕内环绕的房屋建筑群由大、中、小型三种房子组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小型房屋围绕大、中型房屋,房址的门均朝向中心广场,周围有壕沟和墓地。古村落如此布局根源于(     

A.私有制水平的提高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原始农耕经济的出现D.防御外敌入侵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工具类别数量性别
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
纺轮117
石斧30
石锛60
石凿140
石刀40
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
10 . 大汶口墓葬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考古发现大墓陶器多达八十多件,还有象牙梳、玉璧环等,小墓仅一到两件粗制陶器和石器。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B.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C.出现了早期国家特征D.存在阶级压迫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