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古代中国栽培的农作物有粟和水稻,并出现了养蚕缫丝技术和彩绘陶器,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是(     
A.二里头遗址B.大汶口遗址
C.良渚文化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3-01-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学家严文明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各有特色的六个区,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像一个巨大的花朵。其中江浙文化区发掘出的考古遗址是(     
A.红山文化遗址B.龙山文化遗址C.仰韶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     
A.河南安阳的殷墟王陵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山西临汾的晋侯墓地D.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

4 .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D.畜牧水平的提升
2023-01-12更新 | 608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2023-01-12更新 | 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10更新 | 4314次组卷 | 17卷引用:五年(2018-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7 . 陶寺遗址规模宏大,整体布局存在明显的统一规划,功能区划比较清晰,有宫殿区、墓葬区、仓储区、祭祀区等。墓葬规模和随葬品规格差距巨大,出土了陶鼓、石磬、陶埙等乐器;还发现了一座古观象台大型建筑基址。这反映了当时(     
①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②礼乐制度确立和初步发展
③人们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识       ④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
2023-01-07更新 | 350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天津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3000年前后,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和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等先后衰落,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在吸收了来自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的众多文化因素后,逐渐勃兴并向外辐射。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南北方地域文化日益趋同
C.龙山文化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中华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遗址是由5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由此反映出姜寨文化(     
A.种植玉米,兼有饲养家畜B.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明
C.阶级出现,形成早期国家D.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