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主张
A.体现了百家思想的融合B.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
C.否定宗法官僚世袭制度D.导致了大量人才的涌现
2 . 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争”成为儒家和法家争论的核心问题。“表面上势同水火,两不相容,然而,实际上二者是对立中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体”。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礼”与“法”是不同的治国策略,有本质不同
B.儒家与法家在当时已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C.“礼”与“法”都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本质相同
D.“法”继承了“礼”的规范性但又突破了其保守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B.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2017-02-17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持该观点的诸子百家学派应该是
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