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不同的人与人交流风格迥异,孔子“不问不答,少问少答,多问多答”,老子不在意别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知我者希,则我这贵”,墨子老是追着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强聒而不舍”。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性格差异
B.个人职业不同
C.个人品德参差
D.生活环境差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B.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
2018-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2018-01-01更新 | 486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浏阳一中高二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文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造成儒墨两派的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两者(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D.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
6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2017-10-19更新 | 351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7·浙江·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某学派弟子以严密的纪律组成抗衡诸侯的民间组织,其代表人物认为,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该学派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017-09-08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
2017-02-17更新 | 4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2016-11-27更新 | 15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