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 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2021-08-02更新 | 673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据此表明天人合一思想是
A.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学派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以下各项主张中与这一学派相符的是
A.以法治国B.民贵君轻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655次组卷 | 13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30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316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C.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D.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思想
A.蕴含辩证思维B.强调人地和谐
C.凸显法治精神D.体现家国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