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礼记.学记》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教育形成了“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的局面。这表明西周时期(     
A.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B.私人办学较为普遍
C.初具了选官制的雏形D.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2022-07-2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延续了一百四五十年之久。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各派名士自由讲学、自由辩论、自由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理,献治国之策略。材料主要说明,稷下学宫
A.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历史先河B.促进教育体系的日益成熟
C.体现了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3 . 战国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反映了当时
A.性恶论得到人们普遍的接受B.强化君主专制成为人们共识
C.社会转型促进思想发生转变D.封建迷信思想已被完全抛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2021-02-07更新 | 383次组卷 | 4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各家本质上。“争”的是
A.国家的治理方略B.国家统一的方式
C.国家最高统治权D.单纯的学术问题
2021-01-29更新 | 335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2020-12-11更新 | 735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他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外部条件”和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及实践的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这种现象
A.强化了“家国一体”的观念B.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
C.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D.反映君主专制体制弊端严重
2020-04-01更新 | 395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霸,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2020-03-19更新 | 93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先秦诸子中……虽亦有其高远的哲学,然其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先秦诸子学说对政治的依附B.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0-02-12更新 | 376次组卷 | 39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