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

运用唯物史观阐释中国古代史或中国近代史中的某一“人”或“事”。(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准确,表述清晰)
2 . 早期中国纪时,殷商以纪日为主,周代普遍纪月日,西周中期确立王年、月、日记载体例。春秋时期,诸侯撰写国史采用本国王位纪年。上述变化说明(     
A.旧的政治秩序已不复存在B.政治寓意在纪年中得到体现
C.史书编写风格进一步显现D.农业发展推动纪时体系调整
3 . 雅乐舞成熟于西周时期,大多比较庄严、规范。春秋战国时期雅乐舞衰微,以郑声为代表的俗乐舞大行其道,孔子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魏文侯说他在欣赏雅乐舞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地要打瞌睡,齐宣王甚至一听到雅乐舞这个名称,就吓得变了脸色。这可以印证当时(     
A.艺术鉴赏水平提升B.统治者们勤于政事
C.传统体制面临挑战D.世俗文化显著发展
4 . 孔子曾对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表示由衷赞美,曾说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戎狄对华夏构成严重威胁B.诸侯争霸得到社会认同
C.变法图强成为诸侯国共识D.儒家积极适应时代潮流
2022-04-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西周时期,家臣通常累世服务于同一卿大夫家族,职能也局限于家族事务。春秋时期,随着卿大夫的封邑不断增多,家臣的职能变成主要管理财务、军务、政务等明显具有国家公共事务的职能。这一变化(  )
A.表明官僚政治得以形成B.成为周王朝统治分崩离析的起点
C.逐渐孕育新的社会秩序D.引发诸侯国相互之间的争霸战争
2022-02-15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东方诸国的青铜器造型变得轻灵奇巧,装饰花纹由抽象、象征趋向写实和接近人间趣味,而秦国的青铜器仍呈现古朴、庄重的西周风格。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春秋时期秦国铜簋图                              春秋时期郑国莲鹤方壶
A.秦国恪守西周礼乐制度B.东方诸国社会变革较早
C.郑国引领人文思想大潮D.关东诸侯不遵周王号令
2020-12-1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维护了分封制,有利于奴隶主的统治B.维护了宗法制度
C.避免分封制崩溃,维护统治秩序D.加速了礼崩乐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