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春秋时期蔡国与楚国关系紧张,吴国与楚国也矛盾重重。吴王阖阊在联合蔡国攻打楚国后,将女儿嫁给了蔡侯,打破“同姓不婚”的传统。这表明(     
A.血缘疏远导致诸侯矛盾激化B.礼乐制度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C.诸侯纷争影响社会观念变化D.联姻是建立同盟的前提条件
昨日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儒学经典《春秋》对吴楚之君,只称“子”,齐晋只称“侯”,宋虽弱小,却称“公”。践土之盟,明明是晋文公把周天子叫来,《春秋》却说是“天王狩于河阳”。这表明当时儒家(     
A.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主张维护周代的礼乐秩序
C.赞同宋国国君的治国理念D.支持周天子参加诸侯会盟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期,周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发生武装冲突,晋国因为国内政局动荡无暇顾及。郑国正卿游吉谴责晋国的消极态度,认为周王室不安宁就是晋国的耻辱。晋国不得不出面干涉。这表明(     
A.大国争霸战争导致了礼制崩坏B.王室衰微导致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
C.社会转型推动卿大夫势力膨胀D.周王室仍具有统领天下的道德力量
2024-02-0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1历史试卷(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周列国都城均由宫城和郭城组成。列国将筑宫城守卫国君作为第一要事,国君处理政务的政殿位于整个都城的制高点。各国宫城内的祭祀遗迹已很少见,宗庙等祭祀性、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但已被移出宫城之外。东周列国都城布局反映出(     
A.贵族退出政治生活B.等级分封制度得到巩固
C.诸侯国君加强集权D.城市营建沿袭西周定制
2024-01-25更新 | 35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曾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的楚国,在大败晋国主持会盟后,同伍于“中国”;“蛮夷之国”的越国继吴而起,“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一度“号令中国”。上述现象表明(     
A.蛮夷之国成为天下共主B.国家统一基础业已奠定
C.诸侯争霸助推华夏认同D.封建制度增强各国实力
6 . 据考证,曾侯乙编钟上的一句铭文为“临有江夏”,提到了“夏水”,这与《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之役(楚国内乱)众叛亲离后“王沿夏,将欲入鄢”中的“夏”一致,都是汉水别名。这表明(     
A.文物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曾国建国于春秋中晚期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曾楚两国有过正面交锋
7 . 晋厉公被弑后,悼公受大臣拥立时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这说明(     
A.晋悼公受到大臣的忠心拥戴B.卿大夫掌握了晋国大政
C.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晋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时代齐国的青铜器皿,在山东出土不少,大致可见的趋势是,齐器中的礼器越到晚期越少,日用品相对地的日益增多;青铜器的器形与纹饰,也越来越多姿多彩。这一趋势反映(     
A.青铜铸造技术逐渐成熟B.儒家思想遭到了挑战
C.贵族等级秩序遭受冲击D.文化的地方色彩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2023-03-31更新 | 763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至春秋时期,不少诸侯国未能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如齐国“传弟或其他” 与“传子者”不相伯仲;楚国虽然传子,但多“行少子继承制”;秦国则信奉丛林法则,“择勇猛者立之”。这反映了(     
A.分封制有名无实B.宗法制遭到破坏
C.世袭制不能延续D.禅让制影响久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