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主张仁和礼,以德治国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兼爱、非攻、尚贤、节俭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孔子希望用仁义之学重建政治秩序,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而老子希望效法自然,限制上层的争夺和对下层的控制,从而实现无为而治。这反映出(       
A.百家争鸣中的学术汇流B.儒道两家的对立冲突
C.士人对治世理想的追求D.礼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2023-11-23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郑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相生相胜”C.反对苛政D.“兼爱”“非攻”
2023-07-10更新 | 3150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7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178次组卷 | 7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022-06-14更新 | 8242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这一主张的实质是
A.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B.稳定社会秩序
C.重建西周的礼仪制度D.追求道德完善
2022-05-04更新 | 37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9 . 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这位“圣贤”是
A.老子B.孔子C.嬴政D.汉武帝
10 .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为委吏(主仓积出纳),又为乘田(主饲养牛羊),常在贵族家里当些贱职。由此习得当时贵族阶级种种之礼文。郏子来鲁,孔子即从之问古官制。周室东迁,丰、镐旧物,散失无存。东方诸国,犹得存周礼者惟鲁。孔子居文献之邦,故得大成其学。

材料二 孔子思想实绾合已往政治、历史、宗教各方面而成,实切合于将来中国抟成一和平的大一统的国家,以延绵其悠久的文化之国民性。孔子思想亦即从此种国民性中所涵育蕴隆而出也……孔子周游,其抱负并不在为某一国、某一家,孔子实已超出当时狭义的国家与民族观念之上,而贡献其理想于当时之所谓“天下”。

——均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能够“大成其学”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学”的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孔子思想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从家国情怀的视角指出孔子所具有的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