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2 .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载:“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上述材料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入
A.儒家、墨家、法家
B.道家、墨家、儒家
C.墨家、儒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3 . 有学者指出:中国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与下表信息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厌弃一切制度
同情宗法反对宗法放弃宗法④个人观点
①贵族观点②平民观点③君主观点
A.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B.①儒家②法家③墨家④道家
C.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④道家D.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B.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2017-02-17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文
5 . 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8 .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2016-11-27更新 | 673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主张“治之经,礼与刑”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