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2016-11-27更新 | 42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高三三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6-11-27更新 | 24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内江市隆昌七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仁政”学说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
C.墨子“兼爱”思想
D.庄子“齐物”观点
5 . “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016-11-27更新 | 25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6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2016-11-21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
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
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
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一墨,乙一法,丙—道
C.甲—儒,乙—道,丙—墨
D.甲—道,乙一墨,丙—儒
2016-11-27更新 | 20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年广东廉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