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认为,如果为政者能够爱惜民力,自觉做到“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必不会招致百姓的怨恨。这表明孔子(       
A.强调等级礼制B.倡导仁政主张
C.具有民本思想D.注重德化教育
2024-02-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综观孔子的“仁”,包括孝悌、忠恕、智勇、“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等一切美德。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统涵诸德之德,而且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是个极高的道德境界,值得用生命去换取。在老子看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子批评儒家“言亲疏尊卑之异”的爱,主张“爱无差等”。面对时局,墨子提出了“利天下”“利人民”的观点,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在《墨子·贵义》中还提到“利”的最高追求就是“兴天下之利”。同时,他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也……顺天意者,义政也”,认为“义”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正义。

——摘编自刘培育主编《中国古代哲学精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子、老子、墨子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人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
2024-02-0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     
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4 .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强调“正音”“雅乐”。他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据此可知,孔子强调乐教旨在(     
A.规范社会秩序B.主张有教无类
C.丰富娱乐生活D.弘扬正统文化
2024-02-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佩玉的传统,所谓“古之君子必佩玉”。对此,孔子解释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许慎《说文解字》也说“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材料说明古人佩玉(     
A.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B.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C.寓意追求完美的人格D.属于君子的特有习俗
2024-02-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是一位既为实现理想而奔波劳苦,又将精神生活处理得风雅诗意的人物,孔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力求“乐正”意在(       
A.实现积极入仕理想B.满足风雅诗意生活诉求
C.恢复西周礼乐制度D.服务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发展为“仁义礼智信”五常。此后,“五常”一语频频出现在史籍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这说明(       

A.战国思想家开创儒家思想学说B.孟子对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视
C.西汉时儒学独尊地位逐步确立D.中华传统伦理规范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先秦时期,孔子、孟子先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分别倡导德治和仁政,但都无功而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漠视民众切身利益B.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C.儒学不能迎合现实需求D.法家学派刻意抵制
2024-01-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子贡被认为是儒商鼻祖,得到鲁、卫等诸侯国君的敬重。有学者认为,子贡是借助了孔子弟子的身份,并恪守忠恕理念,构建起广泛的人脉,才形成了遍布四方的商业网络,以致“家累千金”。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广泛用于商业B.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
C.重商主义观念开始兴起D.义利价值观得到较好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孔子对古时的音乐进行评论,认为周武王时的《武乐》虽然很美,但不够善;而舞时的《韶乐》更好,优美、祥和,一派圣人垂拱治理天下的样子。孔子的这一评论,反映出他(     
A.擅长音乐评论B.喜欢点评先贤
C.反对西周制度D.主张以德治国
2024-0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四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