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为彻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迅速推广D.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2020-01-17更新 | 25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2 . 秦商鞅变法规定,没有军功爵的人不能当官,有爵才有官;到西汉初年,除保留“非列侯不得任宰相”外,其他都是只提官而不提爵;到西汉中期,不是列侯也可以任宰相。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  )
A.贵族爵制已被废除B.选官权集中于中央
C.官僚政治渐趋成熟D.官员任用不看出身
2019-12-06更新 | 2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奖励耕织
D.严明法度
4 .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道:“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该论述中的秦国的社会转型表现在
A.编制户口,加强国家管理
B.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
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
D.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2019-10-25更新 | 43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编制户口
2019-10-17更新 | 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资料搜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


识图分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
角色扮演 
(2)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理解学习 
(3)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探究争鸣 
(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刘芳和黄鹂产生了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方法探究 
(5)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7 .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2019-09-29更新 | 5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
A.军功爵制
B.什伍组织
C.废除井田
D.建立县制
2019-09-04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0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9 . 正因有了秦孝公的广纳贤才,才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也正因有了商鞅的入主秦国,才有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大一统。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10 .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2019-09-0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