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中提到“户有两男丁以上而不分户者,倍其赋。”该措施目的是
A.践行“小国寡民”思想B.扶植新兴地主成长
C.鼓励按军功授爵位D.鼓励发展小农经济
2020-09-29更新 | 27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商鞅在变法中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该措施
A.承认了土地私有B.限制了贵族特权
C.消除了等级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
3 .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为彻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迅速推广D.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2020-01-17更新 | 254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4 .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2019-04-05更新 | 173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太原第五中学高二4月段测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2019-01-30更新 | 1991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2019-01-30更新 | 2500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商鞅变法措施中,触犯、打击旧贵族利益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分别是
A.制定秦律奖励军功B.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废井田,开阡陌D.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9 .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下列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2016-12-12更新 | 425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晋中市太谷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