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商鞅变法内容中确立了新型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
2 .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宣布“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与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以法律形式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D.实际上废除了井田制
3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75次组卷 | 18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梭伦改革使雅典奠定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而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商鞅变法却使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说明
A.西方有民主的传统,东方有专制的传统
B.自古以来西方的制度就比东方的先进
C.东西方文明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D.从历史上看,东西方文明是互不相容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下图,从秦朝威武雄壮的兵马俑方阵我们不难想象到秦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秦国军人英勇作战,主要是为了
A.结束割据混战,实现国家统一
B.赢得战争,避免被别国兼并
C.早日结束战争,赢得时代和平
D.赢取军功,获得爵位和田宅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体制。

——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
2017-11-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考试试卷(历史)
7 .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秦人素来骠悍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D.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
8 . 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
A.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B.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7-06-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
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
2016-11-27更新 | 31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完成:
(1)韩非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