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同“律”,律令】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王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殊的亲属名册】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等级次序】名【占有】田宅,臣妾【奴隶】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显赫荣耀】

——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军事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措施产生的作用。
2023-10-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主观题强化卷)
2 . 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A.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
C.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D.商鞅变法卓有成效
3 . 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战中大败于秦,国君被擒,黄河以西的土地被割让。面对不利局势,晋国贵族鼓励“国人”和“野人”到农村地区开垦荒地,向新垦土地征收税赋,并从开荒者中征召士兵。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秦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B.土地国有制开始兴起
C.诸侯纷争引发社会变动D.户籍制度已普遍推行
4 .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到底何时进入了封建社会?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一种,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算起;另一种,从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即公元前365年算起;还有一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算起。应当说,三者都是言之有理各有依据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有的历史学家持西周封建说的观点,认为西周时期为中国标准的封建社会。原因是西周、春秋时期作为主要生产者的“民”和“庶人”是农民而不是奴隶,井田制是领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存在着迫使农民集体耕作的“公田”和按家分配的“私田”(即份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封建社会的起点”谈谈你的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或另有观点予以阐释,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6 .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信奉法家思想,推行变法,其初衷是(     
A.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B.实现富国强兵,避免成为别国的兼并对象
C.压制其他派别,实现思想统一D.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制度变革要求
2022-10-16更新 | 135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伴随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社会劳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
A.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推广B.当时民众的赋税非常沉重
C.统治阶级鼓励小家庭政策D.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形成
8 . 公元前4世纪,秦国改革面临着有利的条件,下列不属于秦国改革的内在因素的是
A.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B.秦国旧的奴隶主势力相对较弱
C.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D.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已分裂
2021-10-3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

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021-10-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资治通鉴》记载:“秦被甲百余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是
A.连坐法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D.重农抑商
2021-06-02更新 | 174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一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