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战国时期,义利观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利少而义多,为之。

——荀子

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利之所在,民归之。

——韩非子

材料二 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

——墨子

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韩非子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义利”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评析材料二所反映的义利观有何意义。
2021-0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预测模拟历史试题(A卷)
2 . 孔子之所,子夏和荀子等人在全国各地办私学.后来的很多著名人物都在他们的私学里学习,李悝、魏文侯、商鞅、兵圣吴起都是子夏的徒弟,韩非子和李斯等人都是荀子的徒弟。这说明
A.儒家对百家争鸣有促进作用B.法家是儒家的一个分支
C.诸子百家存在共通之处D.诸子思想皆根源于儒家
2021-03-17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1届高三3月尖子生抽测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出统治者
A.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B.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C.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D.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2020-11-21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关心两大实际问题:一是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由此可知,该学派
A.主张君主行王道以治国B.治国方略顺应了社会现实
C.主张遵从天道建立霸业D.主张与民休养发展小农经济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关于汤武革命,《韩非子》中记载:“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这反映出韩非子
A.抨击尧舜禅位让贤的虚假性B.警示君主加强集权防范臣下
C.主张采取分封制度统御子民D.吸收借鉴诸子百家思想精华
2021-04-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
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的
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
C.定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
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商君书》中说:“刑重者,民不敢犯”,人民不去为非作歹,就会走向良善,这也是“爱民”。法家的这种主张
A.企图以重刑来控制民众B.引导了民心向善的潮流
C.维护了专制政权的稳定D.直接移植儒家民本思想
2021-04-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