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言:“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
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
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
2020-12-01更新 | 1052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先秦时期某思想流派提出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的主张。下列言论与该思想流派相对应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C.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先贤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此,他主张
A.统治者要“为政以德”B.以无为达到无不为
C.“非攻”可以民富国安D.君主要以法来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二者都认为(  )
A.道生万物B.顺应天命C.人定胜天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019-01-28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衔接班)6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学者以“正、清、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道、墨、儒B.法、佛、道C.儒、道、佛D.法、道、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注人生,留下的是生活态度:真实、自由、宽容
②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③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
A.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B.①法家②道家③儒家
C.①道家②儒家③法家D.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                              
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
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