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当时周天子尸位素餐,列国各行其是,“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于是百家诸说容易在列国诸侯中找到热心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正如荀子所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由此可知,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
A.士阶层社会地位逐渐凸显B.文化下移引发官学衰废
C.政治多元化下的现实需要D.学在民间已成蔚然风气
2020-12-05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史学名家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问题:

(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请你分析春秋战国时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2)我们今天要研究和讨论这段历史,可以查阅哪些史料?

4 . 百家争鸣是思想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诸派思想内容无需后人创新B.对后世影响领域宽广巨大
C.各家学说都具有较大实用性D.不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价值。
2020-10-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里的“同归”指的是
A.诸子百家主张趋同B.都主张行民本之政
C.共同关注社会现实D.共同关注人的价值
2020-11-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74年,稷下学宫产生于中国战国时代的齐国故都临淄,由齐国国君创办,存续150余年。临淄是中国当时最大的都会城市之一,城中有冶铜、制钱、漆器、丝织等诸多手工业工坊。而稷下学宫则成为各种学术流派的集聚之地,……稷下诸子中,稷下黄老之“道”、孟子的“仁政”主张、荀子的“隆礼近法”思想等都是在实现哲学突破的同时,对新的治国理念和统一天下之术的探索与论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稷下学宫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作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
2020-10-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公元前9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古希腊和古中国均在思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在“轴心时代”两者的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这是指
A.摆脱原始宗教的束缚B.用哲学的思维、道德的视角认识世界
C.奠定各自文化形态的基础D.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2020-05-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四次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荀子主张 “礼法并施”,以礼为主;韩非子则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反映当时诸子
A.积极思考个人价值B.重视构建社会秩序
C.关注宇宙时空话题D.相互吸收趋向融合
10 . 《竹书纪年》是春秋“晋”、战国“魏”史官在史乘编年记事的基础上,追溯西周、商、夏乃至远古,然后按时代顺序排纂的编年体通史,内容有意择取了与儒学相悖的古史传说。据此可知,当时晋、魏
A.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思想
B.佛教道教冲击了儒学核心价值地位
C.社会改革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变化
D.统治者削弱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2020-03-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