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战国时,各诸侯国大都把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建立官僚制度及普遍推行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系统作为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还创立监察制度,颁行法律,进行户口登记等。这主要反映了
A.重视农战以富国强兵的必要性B.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趋势
C.秦灭六国并完成统一的必然性D.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
2021-09-06更新 | 9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秦集史》记载:“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这说明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
A.借鉴了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B.秦国的经济文化落后
C.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新制度D.东方诸国的改革失败
3 . 商鞅变法时曾两次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做法
A.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直接增加了人口数量D.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六国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020-10-09更新 | 478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等级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史上系统提出并实践重农思想是在战国时期。下列体现商鞅重农思想的措施是
A.推行县制B.统一度量衡
C.鼓励耕织D.实行二十等爵制
6 . 下面为明末刻本《新列国志》的插图,反映了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族人被诛的情景。商鞅变法成就巨大,但最终个人的结局却很悲惨,根本原因是(   )
A.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违反了历史的发展潮流
C.推行严刑峻法D.焚烧儒书,禁锢世人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020-05-02更新 | 38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64次组卷 | 181卷引用:【新东方】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历史试题
9 . 《吴子·料敌》中记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
①秦国君主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②政治严明,赏罚必信③秦国国君雄才大略④秦人尚武精神浓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0 . 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
A.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B.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7-06-01更新 | 206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普职融通部)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