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
A.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B.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
C.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D.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墨子说:“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由此可知,墨子服饰观的特点是(     
A.强调身份差别,合乎礼制     B .崇尚质朴自然,追求节俭
C.重视经济实用,不求奢华     D.蕴含道德伦理,不求雕饰
2022-05-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墨子主张,治理国家须“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
A.主张“尚贤"“非攻"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致力于发展工商业D.志在实现国家统一
2021-01-2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记载,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抨击墨子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这说明,墨子的学说
A.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B.抑制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先秦诸子中,儒家主张“仁”以血缘为基础,强调等级秩序;墨家主张“仁”要“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使彼此利益兼而为一。由此可知儒墨关于“仁”的主张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B.都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
C.形成了完整的哲学体系D.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
2021-03-0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墨子在《尚贤上》中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据此可知,他在选官问题上主张
A.按照才能选拔官吏B.实行官员任期制
C.按照门第选拔官吏D.选官要注重公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荀子反对“以世举贤”“以族论罪”;墨子提出了“尚贤”的主张,主张政治上的任人标准是“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o两者都
A.主张以人为本B.反对重罪轻罚
C.赞成贵族世袭制D.顺应奴隶主的统治
2021-07-1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子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A.《老子》B.《荀子》C.《商君书》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一人才观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尚贤”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写作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他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结合史实写一篇关于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历史短文。
写作要求:
(1)任选一家为代表。
(2)以文章的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3)史论结合,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4)内容包括: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