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墨子认为,一切动乱起源于不相爱,不相爱的原因在于人的私欲,主张人人都能在内心抑制私欲的膨胀,以“非乐”克奢侈,以“节用”克浪费,以“非攻”克战乱。这表明墨子
A.倡导提升个人修养B.迎合了地主阶级诉求
C.认同西周礼乐文化D.重塑了社会道德秩序
2 . 下表是百家争鸣时期部分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据表推断不同学派的共性特征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孟子“仁政”
荀子隆礼重法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A.思想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立场B.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C.是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D.针对社会现实提出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墨子的社会理想是“兼爱”,他还认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反映出墨子(     
A.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B.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D.崇尚天志非命的宗教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认为国家的职责是“一同国之义”。《道德经》记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反映了
A.儒墨的思想具有趋同的特点B.道家思想具有消极避世色彩
C.诸子主张均适应了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差异源于时代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某重要学派针对当时的战乱动荡局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强凌弱、众暴寡、富侮贫、贵傲贱”的阶级压迫,主张人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2021-06-08更新 | 536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这些主张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
2021-05-14更新 | 7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时局变动促进社会思想多元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
2021-01-21更新 | 63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