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正月”,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正月”改为“端月”。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兼具随意性和独断性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称:“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始皇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情,私也”的是
A.整顿社会风俗B.确立皇帝制度C.推行郡县制D.焚书坑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这一事例反映出
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
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并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该称号主要反映了
A.皇帝尊号的独特性B.皇权地位的至上性
C.皇位世袭的合法性D.君主专制的唯一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后,只有具备一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才可以当面向皇帝反馈情况回答咨询或请示皇命,即使有上奏资格的官署或官员也只能通过规定渠道呈递文书,请皇帝裁定审批。这一措施
A.受到先秦官僚制的影响B.旨在维护皇帝至上权威
C.规范了地方官员的行为D.限定了呈递文书的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2022-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2015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这些称谓(  )
A.意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B.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
C.体现了皇权的神秘性色彩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2021-10-19更新 | 473次组卷 | 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制度B.浓厚的宗族色彩
C.皇帝非常勤政D.权力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朝议裁决B.政务繁忙C.皇位世袭D.皇帝独裁
2021-01-08更新 | 12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人们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2022-04-17更新 | 600次组卷 | 9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